的儿童节:

都江堰友爱学校有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身体残疾,没有父母陪同过节。但这个节日,他们同样会很快乐,除了学校安排的文艺演出,参观武警特警中队,不少爱心人士已经准备通过自己的方式,给他们带来特别的爱。

成都商报记者探访都江堰友爱学校的地震残疾学生

经常过“六一”他们很快乐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对都江堰友爱学校的本地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和父母一起庆祝。但有一群学生,他们的家远在汶川青川、绵竹、平武等地。因为路途遥远,亲人来成都陪他们庆祝节日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成都商报记者从学校了解到,已经有不好爱心人士准备通过自己的方式,让这些因地震而导致残疾的学生能够欢度“六一”。

都江堰友爱学校是目前全国唯一所设施无障碍、残健融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全校1491名学生中就有118名残疾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因为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而致残。这些孩子平时都住在学校里,一般到寒暑假才回家。

今年的“六一”,学校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举办文艺演出,去参观武警特警中队等。不少社会爱心人士也将通过各自的方式,让这些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钟阿姨会来接我到她家去玩。”三年级的小宇奶声奶气地说。小宇来自汉源,因地震失去左腿。安上义肢的她走路虽然有些一高一低,步速和普通孩子却已相差不大。小宇不知道钟阿姨叫什么名字。她只知道,钟阿姨住在成都,经常带好吃的、好玩的来学校看她。去年“六一”儿童节,钟阿姨开车带她去了成都,看了电影,吃了火锅。

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其实经常过“六一”,因为一直有很多人都在关心他们。由画家周春芽捐资并发起的五彩基金,会派专业老师到学校教孩子们画画。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每周都会来给他们辅导功课。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来陪他们做游戏……

香港人蔡玉仪在友爱学校已经待了三年的时间。周一到周五,她的身份是社工,给孩子们开展心理辅导。周末,她便是英语“老师”,给孩子辅导功课。她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很多香港同胞也非常关心这群孩子。香港驻成都经贸办事处第一任主任陆仿真在离任回到香港后,还联系香港商界的残疾企业家,专程来成都,给孩子们讲他们当年克服困难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勇敢乐观地面对未来。

失去双腿 她坐在地上也要打排球

小婷(化名)笑着说,“六一”儿童节那天,她估计会在体育馆里度过。因为,她所在的排球队正在紧锣密鼓的训练中。

来自映秀的小婷在2008年的那场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和一只眼睛。排球队许多队员和她情况类似,裤管都是空空荡荡的。所以,他们都是坐在地上,靠身体和手来快速移动。每训练下来,小婷觉得手疼、屁股疼、肩膀更是“疼得想扯下来扔了”。为了让队员们尽量减少身体和地板的直接摩擦,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的四名大二学生志愿来当“球童”。只要球被打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球童”就会迅速跑去,拣来给他们。

小婷害羞地告诉记者,自己还是学校轮椅篮球队的前锋。篮球队的训练同样艰苦。他们所坐的轮椅是特制的,两轮胎呈“八”字向外开,这是为了提高速度。但因为速度太快,刚刚接触时,他们很难控制轮椅,经常滑倒。“各种各样的倒。”小婷咯咯笑着说,有的队员仰天摔了个四仰八叉,有的摔个脸着地,她侧翻过一次。

教练并没有因为这些孩子身有残疾而减少运动量。队员们要围着篮球场,圈一圈地摇轮椅,以练速度。教练让专业轮椅篮球运动员在后面追他们,被追上者就要加罚一圈。小婷是个倔性子,从来没有向教练抱怨辛苦,以减少训练量。“我们身体虽然已经残疾了,但心不能残疾。”

凭着这样倔强的性格,在最近一次考试中。小婷取得了班级第五、年级第七的成绩。2009年,当小婷进入友爱学校时,周围也曾有异样的眼光和说法。但是,近3年的相处,同班同学看到了她的坚强和乐观,他们对小婷的看法也从“一个被埋在废墟里100多个小时的女孩”到“成绩优秀、做事认真的同学”。而这,正是学校、老师和小婷都期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