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副秘书长沈伟俊对本次基金会人士调整及任免理事做了说明,并详细介绍了新增选的理事及理事长。新增选的理事及理事长就加入友爱教育基金会都表示感谢,同时谈了对基金会工作的感想和思路。

丁二中理事:“首先感谢。友爱学校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建起来的,江理和各位理事都为残疾人事业做贡献。第二,作为新增选的理事,一定真正‘理事’干事。在具体了解学校的情况后,一定充分用好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资源,为友爱的残疾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支持。这也是全省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部分。”随后,丁理还希望充分用好用足友爱学校无障碍设施的优势,为全省范围内为肢残级别比较高的孩子提供就读机会。

 

李晓明理事:“我们关注学校发展的现状,前期在整合资源中,对学校的管理、教师的配置都努力做到了保障。目前,我们已经在思考:义务教育学业结束后,明年9月份就会面临的,这些孩子继续升学的问题。灾后重建的普高、职高学校,有些无障碍的设计,但达不到友爱学校的完善、通畅。那么,如果这些学生继续升学,无障碍设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如何弥补呢?除了硬件设施,还应充分让同学之间发挥互助互帮的精神,在爱的环境中完成学业,健康成长。这种关爱也是我们教育要提倡和培育的精神。”

    新当选的理事长徐凤建深情说到:“在今天的会场,既心痛又欣慰。心痛的是失去了江理,欣慰的是这么多在他感召之下的朋友还齐聚一堂,延续大家共同的友爱。”接着,他从“坚持理念、团结合作、开放融合、传递友爱”四个方面展开了话题。他说:“坚持理念,就是要一如既往的把江上舟理事长提出的残健融合、平等尊重的教育办好,办成全国的示范。这个理想是江理的,更是我们共同的。我们的感召力不及江理,但要努力,尽全力。人在做,天在看,江理的在天之灵才会得到慰藉。”在谈到学校后续发展时,徐理事长说:“团结合作,一是政府方面要给给学校政策、资源方面倾斜,学校要用好用足这方面的资源;二是我们理事中的社会资源做有效的补充、弥补,比如教师的培养经费难的问题。”关于基金会经费的保障来源,徐理事长结合“121助学圆梦计划”,指出要融合各渠道、各途径的资助、捐助。不能只依靠理事单位的,还要多争取当地社会团体的、企业、个体,甚至是同班学生家长。最后徐理事长谈到,对残疾学生所做的一切,正如学校的校训一般“传递友爱”,应升华为学校、整个城市、社会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