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孩勇夺首金  友爱学子喜报频传

——成绩见证“残健融合 全纳教育”实践之路

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上,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

“女子S150米自由泳比赛拉开了本届残运会游泳比赛的大幕。在这个项目中,四川的周洁宇以30353的成绩获得金牌,为四川队立下头功。”

最终,在整个运动会上,周洁宇分别获得5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50米仰泳、100米仰泳两枚银牌,以及和友爱学校的另一名学生张春梅为女子200米自由泳接力赛夺得一枚铜牌。

残运会结束,周洁宇已于21日回到友爱校园,成为一名七年级的学生。

周洁宇,2009年开始进入友爱学校读一年级,因双脚无法行走,6年来,每天都只能坐在轮椅上。尽管如此,勤奋好学、阳光快乐是她的标志,小学一年级得奖时,还是妈妈抱着她走上领奖台。曾在学校获得过“友爱教育奖学金”,于20144月被选拔进入四川省残疾人游泳队。喜报频传,实在令人振奋和欣慰。

与此同时,从友爱学校毕业的第一届残疾学生也给我们带来了高考的喜讯。赵杉,来自四川青川县当年的地震重灾区,2009年来到友爱学校,今年高考超过理科重点本科线,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录取;王志荣,在都江堰的地震中受伤致残,今年本科上线,成为绵阳师范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周红梅,左小腿截肢,今年考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高韵,幼师专业;黎雨春,汽修专业;官伦,室内设计专业;刘敏,会计电算化专业;赵昌粒,广告设计专业;谢晓林,计算机专业;王敏、王友阳,职高毕业已在实习……

在伤痛中坚强起来,未来人生愈见美好,孩子们的发展让学校、让友爱教育基金会、让我们永远尊敬的江理、让所有倾注爱心的人们得以欢欣与鼓舞。

周洁宇的小学班主任张丽老师曾在2011年写过一篇教育故事,题目就是《生命如此美丽——记我班的阳光女孩周洁宇》中写到:“在班上,她当选为一名组长,在集体中享有和其它孩子一样平等的权利,沐浴在平等的阳光里,于是,她更加尽心尽责,成为了老师的小帮手:常常看见她,在座位上帮老师改听写;常常听见她为住读班的孩子念听写的声音;常常看见她在走廊上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教李瑶念生字……这一幕一幕,不就是友爱学子在传递友爱时最为动人的画面吗?这一幕一幕,不就印证着生命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开出最灿烂的鲜花吗?”她的生活老师赵嫦也这样评价说:“周洁宇喜欢呆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很友好。住校期间,除了洗澡需要老师帮助,其它的事情都是自己完成,这个姑娘的自理能力很强”。

周洁宇成功了,取得了骄人成绩;残疾孩子长大了,通过学业发展逐渐迈向社会。一路走来,我们也窥见了学校6年来坚持全纳教育、创新立体化教育服务模式的成效,这得益于全校教师的努力,也更得益于友爱教育基金会的鼎力支持。

20099月大爱铸成友爱学校的无障碍设施,可是让残疾孩子与健全孩子一样享受到需要的教育与服务却是沉甸甸的担子。六年来,在基金会的全力协助下,学校以全纳教育的理念,秉承让每一个伤残孩子都享有生命的“尊重、平等、共享”的信念,学校教职工积极尝试、不断实践,为孩子们的自强自立付出真爱、坚持奉献、创新苦干,形成了立体化的教育服务模式,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设施保障。学校主体楼层只有两层,设有专用残疾人通道、连廊、扶手等,十二部电梯合理分布于全校,残疾孩子均能顺利安全到达学校任何一个地方;康复室两间,康复设施一套;心理咨询室、活动室3间。周末学校的图书室、多媒体室、计算机室也对留校残疾孩子全面开放。

2、生活保障。“友爱教育基金会”给每位残疾学生每年5000元生活补贴;对困难学生床上用品、过冬御寒衣物予以解决;疾学生和健全学生同住一个宿舍,一日三餐按照都江堰市教育局相关规定执行。宿舍聘用了有10名生活老师,负责学生的起居、洗涤、个人卫生等事宜。

3、心理康复服务保障。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关心下,由香港中联办募集资金成立了“友爱集善之家” ,派出香港社工组成团队,在学生心理康复做六年的服务;另外,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师也针对特殊孩子做各类活动、辅导。

4、身体康复服务保障。川港“站起来组织”进驻学校,为学生残端治疗、手术、身体康复做出巨大贡献;学校医务室也因此配置两名校医,24小时上班。

5、学业成长培养保障。由班级老师负责教学与辅导,同时建立分层考核办法,确保学业的顺利与进步。

友爱学校的老师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爱育爱,用生命影响生命。”走进友爱学校每一名残疾学生,6年的成长、变化也是学校全纳教育践行、显效的6年。“淡忘伤痛、回归常态、寻找目标”,学校针对伤残孩子的情况,制定三阶段的培养发展计划。“淡忘伤痛、回归常态”这两个阶段是基本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自立的能力、与人交往的文明礼仪。“寻找目标”则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舞蹈社团、计算机数字营、欢乐鼓乐队、合唱队、葫芦丝、五彩基金会绘画班、轮椅篮球队、坐式排球队……丰富的拓展课程让每一个伤残孩子都去尝试。在友爱教育基金会的全力支持下,赴上海观世博、赴北京参加建党70周年纪念、牵手南洋完成3年香港夏令营计划、赴台湾感恩行……让残疾学生也具有开阔的视野、高远的志向,这对未来奠定强大的精神力量很重要。

六年,伤残孩子成长蜕变的点滴是一道美丽的轨迹;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也划出一道美丽的轨迹:全市年终考核年年一等奖,友爱学子黄莎是今年都江堰市高考文科状元,贺毅仁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是友爱陪伴他们走过基础教育阶段,是友爱教育基金会以多种方式来激励学子们一路向前努力,仅仅是“友爱教育奖学金”的颁发6年共有2888人次的学生受益,而“奖教金”则惠及每一位友爱教师。据统计,都江堰友爱教育基金会从20099月至今,共发放残疾学生资助金60期,共计人民币260.45万元,奖学金奖教金6期共计77.5万元。周洁宇从20099月进入友爱读一年级开始,至今6年共计接受资助金60期,每期500元共3万元整。在奖学金方面,曾获年级学科成绩一等奖,获“生活自理能人”奖和“周末留校自主服务”优秀社团奖。依托基金会的支持,“残健融合、全纳教育”的人文环境濡染着友爱校园,让师生们更加具备生活的信心与热情。

周洁宇的成功不是偶然,孩子们能顺利完成学业不是偶然,是一次又一次的激励,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是6年友爱校园中一点一滴的成绩积淀而成。2009年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总决赛,黄思雨、官伦等7名残疾学生分获金银奖;同年,黄思雨获“四川更加美丽”摄影大赛学生组一等奖,其主题是“我们的生活老师”;官伦、尚婷、张春梅都是高位截肢,参加都江堰市残联篮球队赴北京比赛;20125月,成都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我校14名残疾学生组队参加坐式排球比赛,与成年人较量,获得亚军;同年,在成都市首届残疾人艺术节上,孩子们的轮椅舞获得第二名;在四川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校有6名残疾学生参加,时读6年级的罗颖一个人就拿下了游泳项目中的3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和一个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而这个女孩左手截止右膝盖以下截肢;2014年,另一名残疾学生朱宇又在绘画上展现风采,随“五彩基金绘画班”远赴美国,将自己和同学们的画作带到了联合国。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使他们在未来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幸福。”这是探索“残健融合”“践行全纳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努力探索与实践的,正是期望每一个伤残孩子都能拥有生活、学习应有的平等与尊重;正是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自由呼吸、舒展生活的能力与自信!

今天,传来的喜讯,才刚刚开头;

未来,还在路上,值得期待……

 

            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2015923日修改